2018年8月17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上海清算所)官网显示,“浙商链融2018年度第一期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下称“浙商链融”)成功发行。
公开信息显示,“浙商链融”本次发行金额4.57亿元,发行期限354天,债项信用等级为AAA,获得了市场投资人认可;它以企业在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上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由中铁信托担任发行载体管理机构,主承销商为浙商银行。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要求“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运用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
据介绍,银行间市场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直接以企业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浙商链融”, 正是这一政策背景下的全新探索。它的成功发行,意味着债市活水有望借道金融科技,导流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帮助它们攻坚克难盘活应收账款、纾解流动性风险。
点石成金
激活应收账款
“浙商链融”项目的发起机构代理人浙商银行,是业内首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企业应收款链平台、帮助企业盘活应收账款和降低综合成本的商业银行。
当前企业间的贸易多采用账期方式延后支付,应收账款积压是困扰企业的共性难题。截至2017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3.48万亿元,平均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25.2%。
为化解企业应收账款占比过高的难题,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了应收款链平台,利用其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把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转化为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企业在应收款链平台上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既可以作为购买商品或劳务等的交易对价支付给平台的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转让或质押来获取资金,以此“点石成金”,实现应收账款的无障碍流转或变现。
截至2018年6月末,该平台已落地558个,辐射企业1800多户,累计签发2600多笔应收款,金额合计260多亿元。
服务实体
基础资产优良
“浙商链融”的基础资产,即为应收款链平台上企业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企业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通过浙商银行委托给受托人(中铁信托)设立资产支持票据信托,后者以此作为载体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并委托浙商银行作为资产服务机构提供基础资产管理服务。而应收款链平台结算回款,则作为“浙商链融” 偿债的有力保障。
据悉,“浙商链融”首单的基础资产,囊括了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下称远景能源)等数家身处智能制造、电子通讯、医用科技等行业的企业签发给其上游的应收账款债权。
“简而言之,‘浙商链融’是将应收款链平台上不同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证券化产品设计,在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盘活实体经济存量资产。” 浙商银行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沈滨表示,“这与多个部门提倡的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纾解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精神是不谋而合的。”以远景能源为例。这家以智能风机和智慧能源为业的高新企业,在向上游采购过程中,形成了8850万元的应付款。随着“浙商链融”的顺利发行,交易双方均在“应收款链平台+证券化”的合作模式受益:远景能源不仅获得了优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整体资金成本(含保证金部分),还适当延后了付款节点;而上游企业则能快速盘活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提前获得现金流。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迈入这一通道的门槛,浙商银行作为发起机构之代理人,为企业减免了各类注册发行手续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同时,由于发起机构均为应收款链平台的注册用户,由浙商银行担任资产服务机构,也可以大幅节约管理和交易成本。据悉,“浙商链融”从交易商协会准予注册(8月3日)到首单4.57亿元成功发行(8月17日)仅耗时15天,落地之快备受认可。
借道应收款链
另辟债市通途
据悉,“浙商链融”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取得50亿元注册额度(含本次首期发行的4.57亿元),两年有效期内可备案后滚动发行,每期发行前更新资产池信息。
“证券化技术能够将同质的基础资产批量入池。以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偿付支持发行标准化的证券,一方面可以改善单家主体的融资条件,另一方面,也较单家主体融资更为有效率。”沈滨说。
在他看来,“浙商链融”首单成功发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债市活水有望借道金融科技和证券化产品,导流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帮助它们盘活应收账款、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一直以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始终为政策层面大力提倡,债市也被认为是国内直融的主渠道之一,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
然而相较传统融资,债券投资人对信用债融资主体的资质要求较高,多数实体经济企业要达AA或AA+以上外部信用评级绝非易事。今年以来,由于债券市场风险偏好不断下调,市场资金涌向AAA高评级客户,其发行利率不断下行,而民营企业发债仍然艰难。“浙商链融”正是精准靶向这一痛点,通过“应收款链平台+证券化”方式,为实体经济从债券市场获取直接融资开辟了新的通途。
“当前融资环境下,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必须通过适当的安排将资金高效引流至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创新领域。应收款链平台与证券化产品相结合,可架设起实体经济企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桥梁,从而形成更广阔的平台化生态圈,实现对实体经济企业的‘精准滴灌’。” 沈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