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银行官宣率先进入“全面无卡化”时代。
如果说招商银行“一卡通”引领银行业告别存折时代,“一网通”率先开启网上银行时代,今天,网点无卡化标志着招行再次率先进入 “全面无卡化”时代,是招行再次领跑银行变革的又一力证,也是该行推动“银行卡时代”向“App时代”跃迁的关键一招。
招行从2015年提出实施“移动优先”,再到2017年明确金融科技银行定位,将金融科技视为推进“轻型银行”转型下半场的核心动力,可以看出招行一直的危机感,招行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招行变得更轻、更高效、更智慧。
而更大的变化来自,招行在2018年主动融入互联网的话语体系,在行内提出了以MAU为牵引全行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指标,从营销、运营、流程、风控,到组织、文化都在全方位变革,进一步向着互联网企业进化,着力构建起招行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领跑:“卡时代”向“App时代”的跃迁
尽管说网点无卡化是一种趋势,但要实现全面无卡化并非易事,涉及到的系统改造环节其实非常多,招行下定决心用了超过两年完成了相关难点攻关。
据了解,改造涉及了核心业务系统(CMBRun)、可视柜台、ATM、W+、收单平台、APP渠道、风控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对接。改造后,招行在柜面业务、可视柜台、ATM、取号、客户经理面访、金葵花门禁等网点厅堂业务中,除应监管合规、风险控制等要求的极少数业务外,均实现了无卡化办理。
之所以下这么大力气去推动,是因为招行意识到实现网点“全面无卡化”是持续推动“卡时代”向“App时代”跃迁的重要一站。
早在2015年,招行就提早布局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场景大迁徙,提出并实施了“移动优先”策略,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招商银行”、“掌上生活”两大App。目前,两大App已成为招行连接用户的最主要的载体和零售经营平台。
其实,除了网点办理业务无需银行卡,网点无卡化改造的另一层意思也是招行全国网点的零售业务,绝大部分可直接使用招商银行APP线上办理,所以App的持续升级也是招行“无卡化”的题中之义。
今年9月,招行两大APP的7.0版本正式迭代上线。除产品功能迭代升级外,两大App背后的运营理念的转变被视为进一步彰显了招商银行在App时代变革的决心。
有评论认为,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相当于给招行的数字化转型插上了两个翅膀,从地面行走的动物,升级为能飞、能跑的两栖动物,守可精耕细作,进可攻城略地。目前,招行两大App累计用户数已超1.3亿,月活数也已超7000万,这一数据在国内银行机构中排名数一数二。
招行之所以集全行之力对两大APP进行谋篇布局,是因为招行发现,App不仅仅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他还能推动整个零售经营方式的变革,依托APP平台,招行更是看到了零售业务非线性增长的可能。
过去三年多,招行零售业务在“移动优先”策略指引下已构筑出一个新的底盘。据悉,下一步,招行将加快进化,尽快推动零售3.0尽快成形:除了此次“全面无卡化”,招行还将推动零售各业务线经营向数字化平台迁移,目标是要通过数字化平台职能的强化,向零售各业务线赋能,让各业务线更好地生长在数字化平台上。另外也将加强线上经营的力量,以经营组织的进化来适应服务生态的进化。
全面布局:向着互联网企业进化
如果说零售3.0是招行依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的积极改变,那么支撑起这场变革的则是招行金融科技实力的提升。
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科技金融迅猛发展;另一方面,科技领先一直是招行的立行之策。在轻型银行战略中,金融科技正是建立一种更轻的商业模式的最高效手段。
因此,在2017年,招行进一步将自身定位“金融科技银行”,并将金融科技作为转型下半场的核动力,从而构建起面向未来真正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发展金融科技并非从技术本身出发,而是从金融科技的思维和文化先行入手。“关键不是我们拥有什么科技,而是我们怎么去运用科技,怎么运用金融科技的思维和精神。”
对于金融科技,招行董事会明确提出“容忍失败,奖励成功。”“容错”文化对于经营风险,践行审慎文化的银行来说,可以说是颠覆式的。也就是说,招行为激励创新,不仅打法在变革,理念及体制机制也都在转变。有评论甚至认为,招行正以“二次创业”的心态发展金融科技。
事实上,商业银行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式是财务投入型,对于当期不产“粮食”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只能靠资本投入型的基金模式来支持。招行董事会做到了“要钱给钱”:已成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规模从每年税前利润1%提升至营业收入的1%,而且不用看短期的投入产出比。“要平台给平台”: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为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全面孵化支持。可以说,招行发展金融科技已不是单纯战略导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已形成全员创业创新的氛围。